中国拉链网 - 拉链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刊首寄语 | 企业管理 | 拉链杂志 | 企业策划 | 企业动态 | 人力资源 | 行业参考 | 行业新闻 | 知识产权 | 拉链时尚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行业参考 > 做强区域品牌 纺织集群迸发特色光芒
U.biz | 商业搜索

做强区域品牌 纺织集群迸发特色光芒

信息来源:china-zipper.com   时间: 2014-04-14  浏览次数:336

    作为国内少数具备全产业链的产业,中国服装产业经历了从“世界工厂”、“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转变的非同寻常的发展道路。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关键词。自本期开始,《中国贸易报》推出纺织业系列报道,邀请政府官员、行业协会负责人、业内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对中国纺织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关键词进行分析和解答。第一期,我们从服装产业集群化发展说起。

  作为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产业集群能够将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有机结合,形成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在中国,很多地区的产业都是以集群的形式抱团发展的,在这其中,中国服装业的集群发展尤为引人注目。

  30多年前,均安还是广东省一个默默无名的小镇。但随着1979年华侨欧阳先生生产出中国第一件工业牛仔,均安开始以牛仔制品为落点,大力发展服装产业。如今,当地生产的牛仔制品已遍及全球,其“中国牛仔服装名镇”的名号也已经打响。

  其实,在中国,还有很多像均安一样原本并不知名的城镇,因为生产出一件羽绒服、一条男裤、一件衬衫而逐渐为人所知,比如辽宁的西柳、浙江的大唐、福建的石狮。

    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共有197个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这些试点集群2012年的主营业务收入达344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收入24900亿元,规模以下企业收入9500亿元。这些地区的产能超过行业总产能的40%。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陈树津对《中国贸易报》记者表示,在这197个集群试点地区中,除了30个生产基地外,剩下的167个全都是有自己区域品牌的产业集群,其中不乏已经在国际上闯出名堂的实力集群。

  从自发走向理性  服装集群步步为营

  身着一身整洁、毫无杂色的西装,被西柳服装同行称为“孔儒”的辽宁·西柳纺织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海城市斓捷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孔令杰端坐在记者对面。他语速不急不慢、语调平稳有力,恰恰折射出他的企业甚至整个西柳服装集群不激进、有规划的发展特征。

    “我从事服装行业也算是阴差阳错地继承了祖业。母亲青年时代就进入当时的鞍山凤仙女工厂(日资)学习洋服制作,后来也经营过自己的洋服店。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西柳已自发地形成了服装产业集群的雏形。我也是在这一时期,从家庭作坊式生产经营起步,进入西柳服装产业。1995年到1999年,工厂已经开始规模化生产服装。1999年至2006年,工厂与韩国公司合资成立斓捷制衣有限公司,承接日本等国外品牌服装的贴牌制作,并开始运作自己的品牌‘斓捷’商务男装,以棉服为主。”孔令杰说,如今,西柳已成为“中国棉服名镇”、“中国裤业名镇”,建立了以棉服和裤业两大产业为支柱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亮出金字招牌  区域集群各领风骚

  力高制衣是做出均安第一件牛仔的欧阳先生创办的企业。当年,欧阳兄弟中的哥哥在香港,弟弟在均安,兄弟二人合作经营牛仔服装外贸,生意做得有声有色。力高制衣的工厂先后尝试了内销、代加工等多种贸易形式,但在2008年至2009年,力高制衣突然醒悟,开始投入设计研发,转做自己的品牌。

  “当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国际市场时,我们却发现,公司没有在这个更大的市场上立足的砝码——品牌,这使我们与市场渐行渐远。”力高制衣现任总经理王德生告诉记者,如果没有自己的品牌,公司的后续发展就会没有支撑力。“现在,我们公司的设计团队有十多人。”他说。

  其实,每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都存在局限性,要做大做强就必须跳出区域的小圈子,置身于全球产业中。但当很多企业“走出去”后,往往会发现自己手中的“底牌”不够用了。没有品牌就没有立足市场的支点,这是中国服装企业沉浮商海后摸索出的经验之道。而将品牌概念进一步渗透到各个服装集群的发展中,就出现了各地区着力发展的侧重点——打造区域品牌。

  “其实,创建区域品牌最早可以追溯到2002年。”陈树津说,“当时,中国服装行业提出了‘打造自己的金字招牌’的口号,这就是建立区域品牌最初的概念。而区域品牌概念受到行业广泛认可是在金融危机时期。2008年至2009年,外贸环境整体陷入低迷,出口形势出现逆转,但浙江红河以毛衫为区域品牌参加广交会进行集体接单,接单量逆市上涨,效果非常好。”

    现在,全球市场危和机并存。如何抓住机遇,需要各地在打造集群品牌的过程中,以中长期的眼光来制定发展规划,促进集群品牌的提升,并同时兼顾经济全球化对产业集群带来的影响。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拉链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