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看,六、七、八月国家的经济运行数据都呈下降趋势,并且经济下行的压力在进一步加大;而国际上几大经济体运行同样情况不妙,金砖五国中其他国家今年内经济增长率下降的幅度也很大。现在,离全年还剩下三个月,要保证全年GDP达到7.5%,难度在加大。
与我们密切相关的下游行业同样传来不太理想的数据,服装行业、箱包行业、旅游用品行业等增长率都呈下降势态,只是不同地区和省份下降的幅度不同而已;拉链不是终端产品,因此,受下游产业影响特别大。现在在行业内,市场订单缺乏,供大于求严重,导致不少企业生产处于不正常状态,近两月亏损面和亏损程度进一步扩大,形势非常严峻,不少人感觉到现在面临的状况比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还要糟糕,寒冬已经来临了!
面对各种不利的经济状况,我们拉链企业该怎么办?是消极的坐等市场转暖,还是积极采取措施,对企业进行改革,蓄芳待来年?
从历史上看,改革从来都是被逼的,是在碰到非常困难或极度严重的危机时,才由被动改革进入到调整升级。中国近代最伟大的改革,是在1978年,这是一场彻底的经济革命,由此带来了中国经济繁荣的四十年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这场改革用伟人邓小平的话说:我们是被逼出来的。确实,文化大革命、“四人帮”、左倾思潮带来的影响使得中国经济面临全面的崩溃。改革需要时机,更需要英明的领导者,需要合适有力度的政策。
其实,我们今天面临的何尝不是一个新的需要改革的时代?在过往的四十年中,改革带来的动力和红利已基本用完,需要新的动力和机制来推动。
就中国拉链行业而言,我们过去的优势已经不是优势了。劳动力成本在不断上升,低成本、低价格的优势已经不能胜过品牌和科技强大的驱动力和影响力,而严格的环境保护法正威胁着那些不能正规处理污水和控制排放企业的生存。也许,今年受影响最严重的正是那些过去的“优势”企业,一场考验企业生存的危机已经来临,转型升级不再是激励大家的口号,而是转危为安,转弱为强的唯一途劲。时不我待,机不可失。
转型升级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我们要放弃过去熟悉的方法和途劲,放弃不能维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甚至是跟随自己多年的人员,我们需要新的思维和新的动力,需要改革的力度和决心,需要新的机制设置。正如1978年那样,我们还需要伟大的改革设计师,带领着在改革的道路上前行。因此,转型升级是艰难的,痛苦的,是需要勇气的,它正考验着我们正在进行转型升级的企业家们。也许,最近中央电视台播放“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意义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