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拉链网 - 拉链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刊首寄语 | 企业管理 | 拉链杂志 | 企业策划 | 企业动态 | 人力资源 | 行业参考 | 行业新闻 | 知识产权 | 拉链时尚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刊首寄语 > “好父母,嘴上都有一条拉链”,孩子这3个底线,父母千万别触碰
3.biz | 商业搜索

“好父母,嘴上都有一条拉链”,孩子这3个底线,父母千万别触碰

信息来源:china-zipper.com   时间: 2022-03-22  浏览次数:563

  “

  体面的孩子,才更懂得珍爱自己。愿我们人前给足孩子面子,鼓励他赢得自己想要的人生

  ——派妈

  ”

  作者|包妈

  来源|小小包麻麻(ID:xxbmm123)

  上周,带着俩娃去朋友家玩。

  看到她3岁的儿子木木正在洗自己的裤子,我忍不住夸道:

  “你家娃也太懂事了,这么小就会自己洗衣服了。”

  朋友看了一眼儿子,笑着说:

  “你知道我为什么让他自己洗吗?”

  木木连忙跑出来,焦急地对妈妈摆手说:“妈妈你不要说出来好吗?”

  朋友打趣道:“你现在知道害羞了,谁让你这么大了还尿床呢!”

  木木的脸一下子红了,立马跑进卫生间关上门,说什么也不肯出来。

  直到妈妈在门外跟他道歉,并保证不会再把这件事告诉其他人之后,木木才红着眼眶打开了门。

  这么小的孩子也知道要面子?

  没错,其实孩子从很小开始,就有了强烈的自尊心。

  当孩子被妈妈当众数落、暴露缺点或者隐私时,他的心里就像被利刃划过,可能会留下不可磨灭的伤疤。

  有人说:“好的父母,嘴上都有一条拉链。”

  对此,我深表赞同。

  01

  不在人前训子

  著名学者吕坤在《呻吟语》里写道:“爱子七不责”:

  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正饮食不责,正欢庆不责,正悲忧不责,疾病不责。

  “对众不责”,即不在人前训子,人多的时候不要批评孩子。

  孩子也是要面子的,当众训斥孩子,其实是在出孩子的丑。

  这种攻击性的行为,会击破孩子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羞耻心。

  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面子,孩子有可能会激烈地反抗,有可能会沉默着逃避。

  无论哪一种,都达不到想让孩子知错就改的教育目的,反而会使孩子产生敌对和逆反心理,甚至因此做出极端行为。

  还记得那起初中生跳楼坠亡的悲剧吗?

  湖北武汉江夏一中,一名14岁男生在教室跟同学玩扑克牌,被班主任叫了家长。

  妈妈来到学校,大发雷霆,在五楼走廊里训斥儿子,扇了儿子两耳光。

  谁都没想到,妈妈离开后,男生默立了两分钟,突然就爬上栏杆跳了下去……

  在年少气盛的孩子眼里,被叫家长本身已经是很丢面子的事情了,又被妈妈当众训斥、打耳光,他一定觉得难堪极了!

  自己会不会变成同学嘴里的笑料,以后还怎么在学校里抬起头?

  一个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男孩,在自尊心受到暴击的情况下,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来逃避眼前的羞愧难当。

  孩子坠亡,最痛苦的人是妈妈,她的心里一定充满了自责和懊悔,我们无意再去指责。

  只是这件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千万不要当着外人的面,对孩子呵斥打骂。

  育儿专家李玫瑾说过,教育孩子最好不要有第三个人在现场。

  有些错误不一定非要摆在台面上解决,等和孩子单独相处时,再批评或讲道理,都不迟。

  只有当孩子的自尊心得到保护和尊重的前提下,他才愿意尝试着接受父母的批评和建议。

  当众辱骂只会适得其反,造成更严重的问题。

  02

  不宣扬孩子的缺点或隐私

  那些经常被父母当众数落的孩子,长大后很可能会极度地否定自我,甚至找不到生存价值。

  一位网友在网上求助,总是被妈妈在很多人面前数落自己不好,痛苦地想要轻生。

  孩子再小,也有自尊心,也需要给他留面子。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从有了自我意识开始,他就慢慢有了自尊,非常在意别人尤其是父母对自己的评价。

  很多父母觉得小孩子能有什么隐私,把分享孩子的糗事当作一种乐趣,比如:

  “他写字,跟鸡爪子挠的一样!”

  “他喜欢班里一个女同学,人家女孩不爱搭理他哈哈……”

  “我们家孩子太笨了,学啥都慢,跳绳每次跳不过五个。”

  大人之间的玩笑话,孩子听不懂。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说过:

  “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成自己的观念。”

  没有经过孩子同意,就把孩子的缺点或隐私当作笑料和大家分享,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自卑。

  英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洛克有句名言:

  父母越是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孩子越看重自己的名誉,越会小心维护好评。

  反之,孩子维护自己名誉的心思就会淡薄。

  被当众“调侃”和“嘲笑”的孩子,还会对父母逐渐失去信任,不愿意再跟父母敞开心扉,亲子关系也会越来越疏离。

  03

  不用贬低孩子的方式夸赞别人

  有些宝妈比较谦虚,在跟别人家孩子作比较的时候,会习惯性地掩盖自家孩子的优点,通过贬低自家孩子去夸赞别人家的孩子。

  邻居有一位宝妈就是这样,每次见面,经常夸我们家孩子小嘴多甜,多勤快,算数多好。

  然后又说自己闺女又懒又馋,连个面条都不会煮,嘴还笨,不会喊人。

  但其实,这个小姑娘根本不像妈妈说得那样不堪。

  我经常见她下楼扔垃圾,每次见到我,也都会腼腆地喊一声“阿姨好”。

  而且这孩子作文写得非常好,在不少作文比赛中都得过奖。

  小姑娘估计是被妈妈“贬低”久了,明明成绩优异,也不太自信。

  妈妈可能是想通过这种“贬低”来激励孩子不断上进。

  但在孩子看来,妈妈在否定自己,她会变得越来越自卑。

  孩子虽然年龄小,自尊心都很强烈,他们渴望得到别人尤其是父母的认可,也需要父母的鼓励来保护自己敏感的自尊心。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看到自家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引导孩子将其发扬光大。

  在夸赞别人孩子的同时,无需贬低自己的娃。

  客观地看待孩子的成长,既不过度赞扬,也不刻意中伤。

  04

  给孩子留面子

  也是给我们自己体面

  孩子的面子,是他立足于世的尊严。

  给孩子留面子,也是给我们自己体面。

  我家儿子四五岁的时候,我带他去一个朋友家作客,他和朋友家的女儿蕾蕾在客厅玩玩具,要吃饭的时候,朋友叮嘱蕾蕾把玩具分门别类地放进玩具架里。

  朋友说:

  “每次都得我说了她才去收拾,啥时候能养成主动整理的习惯啊,你家儿子会主动收拾吗?”

  儿子眼睛看着我,一脸担忧,生怕我揭他的短儿。

  我微微一笑,回答道:

  “他都是自己玩完自己放回去。”

  儿子听罢,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回去的路上他跟我说:

  “妈妈,谢谢你,我以后会自己收拾玩具。”

  从那以后,他每次玩完玩具都会主动放回去,基本没再让我插过手。

  我在人前保全了他的自尊心,他用实际行动回馈了我的包容。

  不在人前给孩子难堪,维护孩子的自尊和面子,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

  尤其在孩子3岁以前,父母这点做得越好,孩子越有信心和安全感。

  为了维护孩子的面子,平时可以多询问孩子的“雷区”,知道哪些事情是孩子不愿意被人谈及的,并记录下来,注意别“踩雷”。

  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意见,在和孩子一起出席公众场合的时候,如果发现某些话题引起孩子的不适,立刻转移话题。

  孩子的自尊心一旦被破坏,将会很难修补。

  希望所有父母都能意识到,孩子的面子很重要。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拉链网证实,仅供您参考